?
9月24日,由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和中國元好問學會共同主辦,山西大同大學文學院、人文社科部和學術期刊中心共同承辦的“中國元好問學會第九屆年會暨遼金元文學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順利召開。
大會開幕式由我校文學院院長張忠堂教授主持。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石鳳珍教授出席并致開幕詞。她對本次會議的順利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向與會人員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及近年發展取得的成績,希望各位專家能為我校“興文科”建設增智添能。中國元好問學會會長、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主任胡傳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年會在大同舉辦,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及文化意義,有利于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湯曉青教授在致辭中肯定了遼金元文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并指出要關注少數民族文學與各民族文學的交融互動,注重多民族、多學科、多文體的交流與滲透。南開大學查洪德教授在線上致辭,寄語青年學者做學問要從根部做起,強調做好作品解讀是一切研究的基礎。
開幕式上還進行了首屆“降大任元好問研究成果獎”的頒獎儀式,張忠堂宣讀了獲獎名單,石鳳珍、胡傳志和湯曉青為到場的獲獎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本次大會共收到安徽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音樂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河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齊魯師范學院、山西大學、太原師范學院、忻州師范學院和我校等3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約80位專家學者提交的會議論文,通過線上和線下同步的方式進行了研討交流,重點圍繞元好問研究、遼金元文學研究、山西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等專題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學術研討,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現了近年來元好問及遼金元文學研究領域的學術成果,與會學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充分彰顯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學術主旨。
閉幕式由我校裴興榮教授主持,各小組評議人對本組討論情況進行了匯報,中國元好問學會副會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張靜教授對整場會議進行學術總結。中國元好問學會會長胡傳志教授致閉幕詞,代表學會對會務組全體工作人員的精心組織與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感謝,并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要進一步擴大視野,精讀文本,將元好問研究置于不同的背景下深入探究、持續開拓,力爭在元好問及遼金文學研究中取得更為矚目的學術成果。
此次學術會議的順利舉辦進一步拓展了我校師生的學術視野,促進了我校與全國各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學術交流,對推進我校文科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文/文學院 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