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萃英特聘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概論課副主任委員劉先春教授應邀來我校作題為《“大思政課”要在“大”上做文章》的專題講座。校黨委副書記劉洪出席講座,各學院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代表參加講座。講座由宣傳部部長孫剛主持。
?
講座伊始,劉先春首先闡明了“大思政課“要善用之的重要意義。“大思政課”是涵育青年志氣、充盈青年骨氣、強健青年底氣的關鍵場域,善用“大思政課”是幫助青年育志氣、強骨氣、蓄底氣的必然要求。劉先春從“大思政課”應關涉“國之大者”、具備“大視野”、構建“大格局”、立足新時代“大課堂”四個方面出發,強調了新時代善用“大思政課”,必須要在“大”上做文章。
關于“大思政課”如何在“大”上做文章,劉先春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緊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貫通銜接的大中小學思政課和融匯各專業元素的課程思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以“育人”和“協同”為核心范疇架構起育人能量儲存場域與釋放場域等六個方面做了詳細闡述,并強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要充分發揮“大思政課”培根鑄魂的作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努力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
此次講座深入淺出、干貨滿滿,政治站位高,現實性和時代感強,指出“大思政課”的重要性,點明時代賦予青年學子的新使命,令大家受益匪淺,并引起熱議。文學院團委書記楊娜表示,“作為一名學院團委書記、專職輔導員,我深受啟發,定會以此為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啟迪學生,全力做好新時代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級思政二班盤小妹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知識學“精”、學“深”,練就過硬本領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而作為一名將來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學生,更應當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胸懷家國、放眼世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學好“大思政課”,講好“大思政課”,做一位合格的思政人。(文/王巍 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