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我校牽頭起草的《煤基固廢人造土壤基質用于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煤基固廢人造土壤基質用于沙荒地修復技術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了立項公告。該團體標準由我校山西省清潔能源材料聯合實驗室、化學與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趙海東博士和名譽教授暢吉慶研發團隊在煤基固廢制備人造土壤基質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
根據《中關村眾信土壤修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團體標準管理辦法》以及《團體標準制定工作規程》的相關要求,土盟于2024年10月15日組織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內蒙古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的專家對這兩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審,標準符合立項條件,批準立項。
據悉,今年4月30日,趙海東博士團隊已經成功立項《煤基固廢人造土壤基質用于鹽堿地改良技術規范》團體標準,該標準由姚麗英校長成果轉化基金給予大力支持,目前已邀請包括山西大地控股自然資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交控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國企,以及內蒙古農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范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榆林學院、鄂爾多斯碳中和研究院、朔州晉北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研發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共30多家單位共同參與。3項標準的發布將為我國煤基固廢的土壤化利用建立新的技術標準,填補相關行業技術空白,提升我校在固廢資源化利用領域的影響力。(來源:科學技術部、山西省清潔能源材料聯合實驗室 責編: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