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省人大代表、校黨委書記趙水民參加會議。他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會議期間,趙水民圍繞統籌持續推進山西省應用型高校高水平發展、解決大學生返鄉下鄉創業瓶頸問題提出建議。
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積極推進應用型高校和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的安排部署,結合2021年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指導意見》,針對統籌持續推進山西省應用型高校高水平發展,趙水民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制訂實施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方案。編制全省應用型高校建設發展整體規劃,構建以高質量就業能力、產業服務能力、技術貢獻能力為評價標準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評估體系,定期評估,分級考核,動態支持,形成資金支持力度與建設成效掛鉤的績效考評方式,切實以政策引導、示范引領推進我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二是建立應用型高校教育科技人才共同體。引導應用型大學緊密對接地方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聯合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同構建集“人才引育、學生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于一體的新型融通、融匯、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共同體,發揮區域高等教育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先導性作用。三是創新有利于激發應用型高校辦學活力的管理體制。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研究制定財政、稅收等優惠政策,完善、優化行業企業參與的運行機制;打破績效工資和教師資質等傳統管理制度瓶頸,切實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盡快完善教師企業實踐制度,吸引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持續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趙水民認為,近年來,我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引導鼓勵科技人員、在外打工創業農民特別是大學生返鄉下鄉創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缺乏為大學生量身定做的創業政策。對此,他建議要多渠道開源節流,解決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業瓶頸問題:一是金融支持下基層。開發符合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業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把普惠金融重點放在鄉村,進一步解決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業融資難題。二是銀行擔保具體化。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農業農村貸款抵押物范圍,研發基于林權、農機具、農產品、農業設施等擔保方式。三是盤活資產降成本。農村創業優勢之一就是閑置土地較多,應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利用“四荒地”和廠礦廢棄地、閑置校舍、村莊空閑地等用于返鄉下鄉大學生創新創業,降低在基礎設施投入上的費用。四是直補創業見力度。為返鄉下鄉創業大學生發放一定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用或補貼,盡可能降低大學生返鄉創業在基礎設施上的耗資。五是生活保障穩軍心。對優秀的返鄉下鄉創業人才可提供更多政策保障,如住房補貼、公租房資格或人才公寓;對一部分創業帶動明顯、志愿扎根農村的鄉土人才,還可考慮提供財政支持,解決編制問題。
與會期間,趙水民同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盛佃清,大同市云岡區委副書記、區長,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利新,高速飛車山西省實驗室主任毛凱,大同廣播電視臺主任編輯、專職督查員張之莉,大同市平城區民政局局長孟建梅,天鎮縣博誠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溫軍等與會代表就校地、校企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趙水民表示,學校將繼續致力于以“小切口”撬動“大戰略”、以“小改革”推動“大合作”、以“小身段”贏得“大發展”,在對外合作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大同大學“生在大同,長在大同”,與大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今后學校將進一步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和科研優勢,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更好地融入大同經濟社會發展,力爭打造校地深度融合“命運共同體”,共同為推動山西省、大同市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趙鑫、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