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疫一線,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無私奉獻、堅守崗位,書寫出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10月31日,疫情突襲校園,戰“疫”號角吹響,大同大學醫護工作者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率先垂范,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勠力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堅實防線,以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沖鋒在前 默默守護的暖心“大白”
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從每日3萬人核酸采集物資的準備,到醫療垃圾歸類、轉運,從辦公樓、宿舍樓到校園各個地方,從每天天不亮到深夜,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到處都能看到他們全副武裝、專業耐心的身影。
11日凌晨兩點,大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黨委召集既定的援大同大學醫療隊星夜馳援,護士長劉鳳相帶領的32名核酸檢測隊員第一時間到達大同大學。為了精準篩查,核酸檢測從最初的20人一管采集到10人一管,再到分樓層一個宿舍一管,一直到最后高風險區的一人一管,隊員們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有時甚至要干到凌晨,短暫的休息后又繼續投入采集工作。
? “大同大學附屬醫院愿為保障同大師生的核酸采集貢獻自己的力量!”11月1日,在接到校領導緊急通知后,附屬醫院院黨委迅速行動,指派邢夢嬌同志帶領專班數名同志迅速入校,連夜前往首先發現陽性病例的如月苑進行核酸采集工作,他們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仍順利完成所有工作。在這個隊伍里,有剛剛懷孕的、新婚不久的,還有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用速度和激情全力保同大師生的安全、護大同大學平安。
“作為一名黨員,抗擊疫情,責無旁貸,從2003年非典,到2020年以來的新冠,歷次抗疫,我從未缺席,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能夠沖上去。”劉鳳相這樣說。連續近一個月的采集工作忙碌而有序,隊員們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下,汗水浸透衣衫,遇風則冰冷,遇熱則悶濕,面屏內的霧水模糊了視線,他們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吃飯,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核酸采集的戰斗中。他們圓滿完成一輪又一輪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努力讓師生們感受到來自醫者的貼心、細心、暖心,他們互相鼓勵加油,堅信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戰勝疫情。
除了我校繁重的核酸采集檢測工作,兩所附屬醫院更是作為大同市救治定點醫院,收治了大量的高危人群及陽性患者。在車輛及司機均極為緊張的情況下,附屬醫院還派出救護車及司機駐校工作,全天服務,24小時待命,負責醫療物資的取送、病人的轉運、標本的送檢,最多的時候一天往返駐地和送檢醫院等地方近20趟。在自身物資不充沛的情況下,還努力克服困難盡最大能力對學??挂呱斐鲈?,緊急援助100件軍大衣,用于學??挂呷藛T驅寒保暖,與學校師生攜手共度難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兩所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沖在一線,以實際行動彰顯醫者責任與擔當,他們把“小我”融入“大我”,展現出了勇而無畏的付出精神,體現了職業的使命感,更詮釋了危急時刻的責任與擔當。
“醫”起守護 賦能抗疫的同大醫學部
疫情來勢洶洶,為更好地保護全校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積極發揮我校醫學部的作用,保障師生健康,滿足疫情下師生的就診需求,我校積極啟動全校范圍內線上線下義診活動,積極組建了義診團隊。
醫學部在啟動義診24小時內,積極號召具有臨床經驗的教職工投入封閉期間校園義診服務。目前已有包括醫學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等60余名教職工參加,受眾群體覆蓋面達2000余人次,累計提供醫療咨詢服務1000余人次。此次義診采用“線下+線上”形式,分四個義診群,師生們可根據病情及隱私選擇進群問診或在企業微信搜索相應科室義診教職工姓名進行問診,并可根據病情,隨時采取文字、語音、視頻等形式,確??丛\準確無誤。
“你現在身體感覺怎樣?。?/span>”“同學們,當情緒不暢時上下推搓膻中穴,摁壓內關穴。”“好嘞,謝謝老師”“今天比昨天好多了”……這是一場暖心的“雙向奔赴”,醫學院院長張年萍帶領醫學部的義診教師對在義診群里提問的同學們一對一“把脈診斷”,深入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健康問題,居寢隔離的同學們少了平日的互相吐槽,迅速調整狀態,彼此加油打氣,傳遞著積極溫暖的力量。朋友圈里、公眾號留言里滿屏能量,老師們耐心細致的“看診”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大家也紛紛留言對老師們給予的照顧及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是顯著的,無可爭議的?!?/span>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王自潤院長說道。雖年事已高,他卻主動要求入校,承擔起為封閉師生診病的任務,同時克服藥源不足困難,每天往返數次深入宿舍為學生把脈問診,施針治療,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而辛苦努力。副院長李亮也積極活躍在網上義診活動中,為大量在校封閉學生提供全天候診治服務,解決了很多學生的身體病痛,獲得了學生的認可,為線下診治工作減輕了工作負擔。
在這場突發的疫情“大考”中,醫學部在學校最需要的時候一呼百應、挺身而出,日夜奮戰在校園防控“疫”線,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真摯情懷。
同“心”戰“疫” 心理咨詢為心靈護航
“心理防疫”是抗疫的重要力量。自同大實行靜默管理以來,學工部心理咨詢中心組織的由37名心理專兼職教師、255名心理委員會成員和2019級心理專業76名學生共計368人組成的包聯志愿者服務團隊,為全校學生服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成為師生不同情緒的“傾聽者”與“疏導者”。
截至目前,心理咨詢中心已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12個系列的疫情防控常態下的積極心理培育以及為時6場12個小時的心理委員系列培訓講座;依托“同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大同大學學工部兩微中心”等微信公眾號平臺,定期推送心理科普文章,針對性地推出“心理處方”,轉發國內權威部門及有關學校發布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信息,積極宣傳科學“抗疫知識”。
學生在心理教師指導下進行自我心理疏導
“幫助來訪者喚醒自身內在的力量,心理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共情和陪伴,用積極思維幫助大家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重建力量。”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李春燕說。疫情發生以來,為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師生心理困擾,教育技術與科學學院眾多心理系的老師們也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關注隔離學生微信群里的信息,24小時待命,為有需要的師生提供及時、專業、貼心的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服務。
戰“疫”路上,正是這樣一群醫務工作者,他們白衣為甲,不分晝夜,奮戰“疫”線。他們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他們用堅守,踐行初心使命,詮釋責任擔當,讓我們看到了疫情陰霾之下的愛與光。致敬所有逆行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們,你們辛苦了!(文/王巍 圖/余致楠 素材來源/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