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無情,愛有聲!在附屬醫院的隔離病區里,一張張治愈的笑臉和一聲聲樸實無華的感謝話語流露著對醫護人員濃濃真情和深深感激,對患者的關心愛護見證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所有醫者的堅守。
讓溝通建立起醫患信任的橋梁
11月2日以來,附屬醫院作為大同市集中隔離人員、居家隔離人員及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救治定點醫院,收治了大量的高危人群及陽性患者。在嚴格落實院感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診治工作遠不像疫情前能順暢開展,患者不適應隔離病區的救治工作,經常會產生情緒波動,甚至不配合診療工作。面對患者的不理解,醫患關系的處理也成了擺在醫護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附屬醫院在醫護人員極度緊缺的情況下,最少的時候每個班僅有六七名醫護,負責六個樓層的病區。因防疫要求,不能使用電梯,他們穿著笨拙的防護服通過步梯在樓層里奔波,既忙于救治,還負責病區的消殺,為患者分送三餐等任務。每個人都承擔著比平時強度高出數倍的工作。即使這樣,休班時他們也不忘和病人、家屬溝通交流。
“只要對病人好,疫情期間也可以處理好醫患關系的”,在隔離病區工作的薛富平醫生這樣說。身為共產黨員的他在醫院作為定點醫院后率先沖上了戰疫前線。他總是在給予患者及時治療的同時積極幫助患者解決住院期間的生活困難,深受患者信賴。有一位膽絞痛患者,經過兩天積極治療,癥狀緩解,卻在第三天凌晨2時再次疼痛,患者第一時間把電話打給了正在休班的他。薛富平沒有因為耽誤自己休息心生怨言,而是為病人積極聯系及時得到相應治療。面對患者因感激而送的紅包,他的答復樸實無華而觸動人心,“我不收你的紅包,我作為醫生應該做的”。
面對病區內的腦梗塞患者,老黨員神經內科主任王力軍在隔離病區不便隨時出入的情況下,保持手機24小時暢通,與每一位患者進行微信溝通,隨時做好用藥、生活指導及心理疏導,在做好治療的同時幫助他們克服內心的焦慮不安。她這樣說:“主要是多溝通,讓患者家人對病情心中有數,我們的治療能夠跟進,就不會焦慮不安啦”。
和時間賽跑不懼感染風險
附屬醫院作為大同市隔離點人員及高風險地區人員定點醫院,病人都是高危群體,隨時都有轉新冠陽性的風險。11月3日,隔離病區收治的一名急性闌尾炎患者病情危急,不馬上手術就面臨著穿孔的危險。此時此刻,經過一夜忙碌剛下夜班的外一科主任、老黨員高慶合,不懼被感染的潛在風險,套上防護服,穿上手術衣,毅然踏進了手術間。胸泌尿外科主任、黨員宮文宇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跨學科當起了手術助手,他們努力克服操作上的不便,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聯手為患者及時解除了病痛。
這樣一群人,他們只是無數活躍在抗疫前線共產黨員和醫護人員的縮影。也正是因為有著無數像他們一樣沖在戰疫最前沿,默默堅守,不謀私利,時刻以“患者至上”鞭策著自己的醫者,使我們更加堅信,離戰疫勝利那天已經不遠!(附屬醫院)